最近,有乘客發現,同一趟G326高鐵,一年半內票價漲了40多元。徐先生原本想在12306上查歷史訂單,卻發現系統只能查看30天內記錄,最終翻報銷截圖才核實到舊票價。這樣的體驗,讓他和不少乘客都覺得“漲價沒通知,漲價也沒理由說清楚”。
12306的工作人員回應稱,這次漲價是按照市場化票價機制執行的。高鐵票價不在國家聽證目錄內,鐵路部門可以根據供需和成本自行定價。調整前,官方也做了問卷調查并征集公眾意見,但并非所有人都收到問卷,更談不上看到任何結果公示。
從技術上講,高鐵企業有權自主定價:動車組的造價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,維護、人員、能源開支都要算進來,票價浮動合情合理。但從乘客角度看,“摸不著頭腦”地漲價,就像在吃一碗看不見配料的面條:價錢上去了,卻沒看到服務或品質的同步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