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想兩年前關于增程的預言,在2025年被驗證為真。超綱的部分是,就連擅長強混的日系車企,都開始布局增程了。
廣汽豐田前不久官宣要推出增程版本的漢蘭達(配置|詢價)和賽那;此外,寶馬的增程計劃也在等董事會的最終拍板。
都2025年了,傳統巨頭們才開始推增程?因為德國和日本的工程師思維都理解不了,增程這樣“落后技術”在中國市場如此吃得開。
不理解歸不理解,大部分最終還是選擇向市場妥協。為了搞懂中國消費者到底想要什么,豐田將研發決策權向中國團隊傾斜。設立RCE(Regional-Chief Engineer)體制,由中國人擔任車輛開發負責人,包括了增程版的漢蘭達與賽那。
就好比,豐田章男雖然經常炮轟純電車不環保,依然擋不住中國消費者擁抱新能源的熱情。跨國車企頓悟,與其教育中國消費者什么是更好的,不如直接給他們想要的。
只會堆電池的增程,沒有前途
PHEV(插混、增程)車型的電池度數正在逼近純電,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。尤其是隨著電池成本的下探,增程新車堆電池已經成為常規操作。國際能源署(IEA)最新研究顯示,2024 年鋰離子電池組價格同比下降 20%,創2017年來最大跌幅。
靠增程在高端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的理想和問界,CLTC純電續航基本都在200-300公里之間。前不久,理想L系列發布智能煥新版,把L7、L8低配版電池容量從42.8度增至52.3度,純電續航提升至280KM。
鴻蒙智行旗下的“百萬豪車”尊界S800(配置|詢價),增程版純電續航高達400KM,幾乎是量產增程車型中續航最長。
除了這些定位偏高端的車型,200公里起步的純電續航,對于20萬以內的新車來說,已經是“基操”。
剛剛上市的中大型SUV 2026款零跑C16(配置|詢價),在原來6座版基礎上新增加了5座版,同時對純電續航進行了升級。起售價15.18萬元起售的增程版,搭載38.7kWh電池純電續航高達280KM。
更有激進者,小鵬汽車曾宣布其超級增程系統純電續航高達430km,并于今年四季度量產上車。隨著小鵬首款增程車型G01諜照的釋出,這套增程系統將首先搭載在“三排六座”布局的SUV上,新車預計定位在25萬以上的市場。
這也不難理解,高純電續航需要通過堆電池來實現,大車意味著更高的容錯率和更充裕的成本空間。這恰恰也是目前國內主流車企布局增程的解題思路,既然增程饋電的魔咒無法擺脫,那就把電池做大,提高消費者的用車體驗,解決增程上高速不省油的現實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