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夏天,社交媒體上爆火的“三明治拒絕法”讓無數年輕人松一口氣——終于能在說“不”時少點愧疚了,博主分享的“好話夾拒絕”套路成救命稻草,但真能終結討好型人格的內耗嗎?
我看它更像塊遮羞布,逃避直面邊界問題。

三明治拒絕法說白了就是先捧再拒再哄,比如同事求你幫忙,回一句“你眼光真好”,接著“我幫不了”,最后“多休息哈”。
聽起來體面,年輕人猛學它,無非是怕得罪人丟面子。
可仔細想,這法子只適合淺層關系,像同學同事這種不深不淺的交情,大家圖個表面和諧,鬧翻不值當。
真碰上領導壓任務或鐵哥們求助,三明治一用反顯得虛偽,小心眼的上級覺得你挑釁,關系好的朋友更想要坦誠相待。
更扎心的是,過度依賴這種話術會養成新毛病。
拒絕時非加個客套殼子,等于默認“說不”本身有錯,內心還在交易理解和允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