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寧朝陽的暴走團事件還在發酵,一度高居熱搜第一。
此前,有網友發布視頻稱,在凌鳳大橋附近紅衣徒步團列隊準備出發時,與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相遇并未相讓。雙方僵持一兩分鐘,最后救護車靠邊騰地,“老年暴走團”列隊出發,此事被稱為“暴走團逼停120和119”。
在回應此事時,徒步團群主表示,當天那些車輛屬于備勤狀態,所在道路是非機動車道,當時為了一百多位隊員的安全著想,想讓隊員先過去,怕車碰到人。過程就一分鐘。
“備勤”說已為有關方面證實。有律師表示,根據法律,消防車、救護車等執行緊急任務時,享有優先通行權,但非緊急任務狀態下不享有優先通行權。
盡管如此,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若暴走團的表現對備勤車輛造成嚴重干擾時,人們很難認為這種行為是合理的。相關車輛對暴走團曾多次鳴笛示意讓行,但暴走團一方卻無動于衷。實際上,只要暴走團當時即刻讓位,也不至于形成如此不佳的社會觀感,而這種讓行沒有絲毫難度,暴走團成員靠到路邊只會更安全,豈有更危險之理?何況,即便是在非機動車道上,暴走團如此陣仗也對行人造成困擾。
很多網友為暴走團“連消防車和救護車都不放在眼里”感到驚詫,擔憂下一次會不會更過分,這也是這一事件沖擊人心的核心原因。
近年來,“暴走團之爭”頻現。占據機動車道、深夜擾民、大肆逆行……種種行為,令人憤懣。
暴走團當然依法享有鍛煉身體的權利,但是凡事應有底線、知敬畏,否則就讓人厭煩不已。
一些暴走團為何總是不聽勸,總是要站在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的對面?說白了,就是“中國式過馬路”現象的延伸。他們,和那些湊夠一群人就一起闖紅燈的“特立獨行”者是同一類人。
治理暴走團亂象,需要堵疏結合,既要設法開拓場地和時間資源,為暴走團提供基本鍛煉場所,也要改變“法不責眾”的狀況,對暴走團沖擊公共秩序、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說“不”。近年來,暴走團多次發生“跑偏”行為,極少受到處罰,這恐怕是某些暴走團“越戰越勇”的動力所在。
如果我們今天對逼停備勤的救護車和消防車保持沉默,那么下一次被逼停的,就可能是執行緊急任務的救護車和消防車了。